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国名鱼——大马哈鱼(图)
作者:www.petsworld.cn  文章来源:www.petsworld.cn  点击数 2206  更新时间:2006-12-22 23:35:57  文章录入:

大马哈鱼的学名是鲑鱼。它素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被人视为名贵的鱼类。大马哈鱼一般体重3.5千克,最大超过了5千克。大马哈鱼的体形如纺锤,口大嘴长,腹部呈银白色,成鱼体侧有10~12条橙赤色的横斑。由于其繁殖习性的不同,分春、秋二型。进入我国的属秋型,故又称秋鲑,通常比一般的鱼要大得多,最大的个体达7.5千克。“大马哈鱼籽”比鱼肉更为珍贵,其直径约7毫米,色泽嫣红透明,宛如琥珀,营养价值极高,7粒大马哈鱼籽就相当于一个鸡蛋。用它制成的鱼子酱盛到盘子里犹如红色的珍珠,闪闪发光,能引起人的食欲,故“身价”极高。  

  我国北疆的黑龙江号称“大马鱼之乡”。黑龙江人之所以把鲑鱼称为“大马哈”,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统治黑龙江流域时,有一次呼玛哨所被敌军包围。由于敌人人多势众,怒尔哈赤的军队断了粮草,人马饥饿难忍。就在这时,从呼玛河里突然跳出许多又肥又大的鱼,不仅人喜欢吃而且连马也吃得津津有味。正是这种鱼为怒尔哈赤解了围,从此人们把这种连马都爱吃的鱼叫做“大马哈”了。 
   
  这一传说未必可信,因为大马哈更常被称为“大麻哈鱼”。不过,这说明鲑鱼确实为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大马哈鱼平常栖息在北半球的大洋中,每年秋季成群结队地进入黑龙江产卵,为洄游性的鱼。其回归性强。它在海里生活了3~5年后就会想起它的出生地,凭借它那特殊的皮肤感觉及灵敏的嗅觉器官,跋涉上千千米,回到久别的故乡。在洄游期间,它们遇到任何阻碍物都不退却,即使撞死也不回头。在整个洄游过程,它们完全停止摄食。故到了目的地的大麻哈鱼,常常因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绝大多数的亲鱼在产卵后力疲而死。孵出的幼鱼则顺流而下,入海成熟,长大以后又踏上前辈的先路,落下同样的下场。总之,大马哈鱼为了繁殖后代,是历尽千心万苦,最后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每年的秋末冬初是北国的大麻哈鱼的汛期,在这一期间,百里长的大江上渔船云集,到处一片欢声笑语。黑龙江不愧为大马哈鱼之乡。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