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失去了极为重要的社会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价值观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我们仍然需要一种全体社会公民共同认可并愿意积极为之付诸实践的价值观,这,就是社会核心价值观。个体价值观是促进社会活跃的鲜活细胞,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维护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了个体的价值观,社会的发展将失去动力,而没有了社会核心价值观,文明的进步将失去基础。
近年来,追求社会正义、公平诚信等作为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我国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并以踊跃的实践积极体现和维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保护环境尚远未进入我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并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其他组成部分相融合而真正在社会层面发挥作用。
近段时期以来成为焦点的华南虎照片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一事件中,媒体和公众对于照片真伪的追究、对于一些专家科学诚信的质疑和对于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追问,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正直、诚实、公开、民主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追求,这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然而也有遗憾。透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沸沸扬扬的争论、质疑甚至指责不难发现,人们在争取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过程中,忽视了保护华南虎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这一同样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许多公众和媒体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华南虎照片真假的辨析,却鲜有人关心一下华南虎到底濒危到什么样的状况,也鲜有人站出来问一问对华南虎这一极度濒危的物种到底该如何挽救和保护。
随着事件的发展,这一本来十分严肃甚至沉重的话题却引发出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效应。有人分析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商业策划,有人在网络上寻找诸如“华南虎”、“周正龙”或“周老虎”的域名并愿出高价购买。对人的问题的严肃和对虎的问题的戏谑,折射出人们参与推动民主政治的高涨热情和积极实践环境保护的反映迟钝。正是由于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才形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
不消说,对于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原因,地方政府难辞其咎。上有所行,下有所效。正是由于许多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的漠视,导致人们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却难以形成积极有效的实践,从而形成了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环境保护的残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执政时坚持政府对社会发展负有干预责任:“市场确实是了不起的,然而市场并不能给予我们安全的街道、清洁的环境、平等的教育机会、贫穷婴儿的健康孕育和健康而可靠的晚年。”这充分说明了地方政府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形成并发挥作用的重要主导力量。
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就是一些人义务宣传环保。顺手在网络上查了一下,一眼能看到的发生在今年的,就有七八条。
这些义务做宣传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受到严重污染侵害不堪其苦的情况下,不满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作为,自己投入大量精力甚至财力,甚至不远万里去宣传环保。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社会的认知和行动。
可惜的是,由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残缺,他们的行动往往难以收到实效。
同样可惜的是许多民间环保组织。尽管他们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呼吁保护环境并积极组织各种行动,但却由于得不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既缺乏推动力量又缺乏社会基础,很难得到广泛支持甚至理解,他们所做的一切往往游离在社会之外,陷入一种边缘化的状态。
调查表明,虽然当前有86%的公众认同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但另一方面,公众的环境意识总体得分仅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仅为55.17分,意识和行为双双不及格。意识和意愿之间的巨大落差,充分表明环境保护还没有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分融入人们的行为范畴。环境保护在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缺失,使一些个人或团体即便想投身环境保护,也不得其法而入,不得其门而入。
要让环境保护真正进入社会核心价值观并发挥作用,不仅要提高人们的认识,更要促进人们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当前,我们急需创新思路,不但要让公众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更应该进一步明确他们的环保主体身份。要以权利保障使公众成为环保的主角,强化公众环境主人、环保主体的身份,要完善法律和政策,形成一种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通过环境保护体现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不仅接纳并支持他们的行动,更要让他们看到行动的效果和价值,让他们体会到他们的行动对于改善环境和推进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调动公众对环保的共同的利益感觉,让公众对环保产生价值归属感。
将环境保护真正融入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精神和品格的健全。这种精神和品格的健全无论对于完成节能减排指标还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都至关重要。
|